您现在的位置: 遂宁市科学技术协会>> 科学生活>> 详细内容

生命科学之光造福全人类--2018世界生命科学大会三大看点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01日 点击数: 收藏 打印文章

全球生命科学的发展前景、社会各界如何参与、源头创新的灵魂在哪里……在10月29日闭幕的2018世界生命科学大会上,国内外生命科学健康领域顶级科学家共聚一堂探寻生命科学创新的源泉,期待共同为增进人类福祉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新动能,实现世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物技术引领世界科技和产业变革

 

近年来,生物技术群体性突破及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向农业、医学、工业等领域广泛渗透,引领性、突破性、颠覆性特征日益凸显,已成为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核心。

 

中国在基因组和蛋白质科学、脑科学、灵长类动物克隆、免疫学、诱导多能干细胞、超级杂交稻、组织和器官工程、新发传染病疫苗、抗肿瘤药等方面呈现出一批重要的创新型成果与突破,对国际科学进步、提高人民生活和健康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表示,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依然是引领生物技术在各方面应用及转化的源头,需要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并加大支持力度,各国科学家瞄准生命科学前沿和生物技术重大需求,共享成果、携手合作,以更多科学突破和创新积极应对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说,近五年,中国政府累计投入约600亿元来支持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技术创新。中国政府已将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纳入国家重点战略,出台“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等指引性文件,近期正在推进制定生物技术中长期发展国家战略规划。

 

美国国家医学院院长曹文凯说,跨越国界的努力和合作在推进生命科学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共同努力,通过思想交流与合作,共同分享数据,我们可以实现更多的成就。

 

构建技术创新良性“生态系统”

 

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沈建忠表示,中国生物技术发展必须重视创新能力建设,从政策、规划、设计、创新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创造更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推动生物技术的源头创新、重大创新的开发和产业化。

 

国内外专家认为,源头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需要一整套良性机制。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以色列理工学院特聘教授阿龙�切哈诺沃向记者分享以色列高科技企业成功秘诀。

 

“校企合作、创投基金、知识产权保护和政府股权投资等发挥重要作用。”他说,国际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纷纷在大学设立孵化器或研究所,在校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到新项目中,企业主动与在校学生签订劳务合同,以保证他们毕业后在企业工作五年。

 

辉瑞中国副总裁赵大尧、礼来中国高级副总裁王莉等认为,中国在生物技术研究方面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专业人才匮乏,同样的科研领域有很多类似的目标,需要政府在机制上进行创新,避免重复造成的浪费。同时,加快生物技术领域人才储备,激发年轻人的好奇心,有好奇心才可能实现蛙跳式发展。

 

合理的评估机制可激活源头创新

 

197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大卫�巴尔的摩表示,合成技术的潜力是无限的,已成为未来生物技术的核心。共享信息、共享知识非常重要。“一开始我们确实找到了生物系统中一些非常奇妙的事情,我们可以利用它去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但需要通过科学家进一步的讨论和研究来更多地了解大脑,并且把这种理解转换到我们对于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案之中。”

 

“有的技术成果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才能实现商业化和产业化。在科研过程中,给予科学家一定的原创空间,不要过多干涉他们。”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约翰�沃克认为,很多创新或发明来源于科学家的灵感。

 

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朱尔斯�霍夫曼也强调,减少对科学家研发自由的限制和影响,让科学家追寻属于自己的梦想。如果的确有投资价值,再进行投资、转化。

 

英国阿斯利康副总裁乔基姆�赖施尔认为,企业要与科学家思维方法紧密结合,建立科学的研发机制,在为科学家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打破条块分割和单打独斗的局面,提高产品研发成功率,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

 

在此基础上,研究成果评估机制显得尤为重要。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库尔特�维特里希表示,如何进行项目评估?谁来负责评估研究成果?这是各国面临的现实问题,某一项产品或设备在一些国家特别有前景,可能因评估不当,市场上看不到本国品牌,研究成果要建立多角度评估机制。

 

来源丨科学家公众号

上一篇:中年人压力大更易健忘

下一篇:过犹不及的坚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