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遂宁市科学技术协会>> 科协动态>> 详细内容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14日 点击数: 【收藏】 【打印文章】
黄大年生前工作场景 建设初期的西安交通大学校园一角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高度赞扬以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等“两弹一星”元勋和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为代表的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充分肯定黄大年、李保国、南仁东等新时代优秀知识分子的感人事迹和爱国情怀,强调要面对新的征程、新的使命,需要在科技工作者中弘扬这种传统、激发这种情怀。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新时代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市科协响应省科协与市委组织部的号召,决定在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活动宗旨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市委七届六次全会精神;团结引领服务全市科技工作者集聚到遂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中来,为建设成渝发展主轴绿色经济强市不懈奋斗、砥砺前行。 为激发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新时代自觉弘扬爱国奋斗精神,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富民强市新征程,市科协对新时代优秀知识分子黄大年和老一辈知识分子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的感人事迹进行宣传,为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树立学习的榜样。 黄大年——报效祖国才是最大的成功 黄大年,男,汉族,1958年8月生,中共党员,1981年12月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2017年1月8日因病不幸逝世,享年58岁。黄大年是着名地球物理学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曾担任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第三届执委会副会长,吉林大学新兴交叉学科学部长、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大年始终坚守爱国主义精神,矢志不渝实践科技报国的理想。无论是在读书求学、国外工作还是归国任教期间,都始终把祖国富强和民族振兴作为最高追求。 他时刻把祖国的需要放在首位。1992年,心怀报国之志的黄大年被公派到英国攻读博士,成为地球物理领域研究高科技敏感技术的少数华人之一。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母校吉林大学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作为国家“863计划”“高精度航空重力测量技术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和国土资源部“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的负责人,他在短期内突破国外严格禁运和技术封锁瓶颈,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心系祖国发展和吉林振兴,以战略视野和高尚人格为国家培养凝聚人才,多次受邀赴全国多地指导地方科技建设和经济转型,深入吉林省部分地区推动和协助产业转型,牵头筹划在吉林省建立“无人机产学用基地”和“吉林大学留学生报国基地”。 他因材施教,鼓励和引导学生将个人价值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悉心指导的44名研究生(其中18名为博士生)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14人次,主动担任本科层次“李四光试验班”的班主任,所带班级被评为长春市“十佳班级”。 他关心学生,默默资助生活困难的学生,热心帮助患重病的学生家长解决治疗问题。他目光高远,为学生和团队成员创造接触世界最前沿科技和最先进设备的条件,提供与院士等国内外顶级专家交流的机会,支持和资助26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培养了一批“出得去、回得来”的人才。 他无私忘我工作到生命最后一息,为实现强国梦想奉献全部,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几乎没有休过寒暑假和节假日。他平均每年出差130余天,最多的一年出差160余天,3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 他不计个人名利,只想把自己掌握的国际最前沿科技成果和经验全部奉献给祖国,在国内外学术领域和海外归国人才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受到科研人员和学生的爱戴,得到各级组织的充分肯定。曾荣获中国侨界贡献奖、吉林省劳动模范、吉林大学“三育人”标兵等荣誉称号。 黄大年是新时期归国留学人员爱国报国的先进楷模,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代表。他用毕生努力实现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的统一,把个人梦想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阔篇章之中,充分展现了一名新时期归国留学人员和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和崇高品格。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高度评价他的突出贡献和崇高精神,发出了向黄大年同志学习的号召。习近平说:“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以黄大年为榜样,要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西迁精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20世纪50年代,有“东方麻省理工”之称的交通大学,从繁华的大上海迁至古城西安,在大西北的黄土地上深深地扎下根来。此次迁校,不仅仅是一次空间的转移,其背后凝聚着交大人爱党报国的使命担当与服务人民的家国情怀。 “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干事创业”……回顾交通大学西迁的历程,西迁群体的爱国热情仿佛就在眼前。 1955年4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交通大学从上海迁至西安。交通大学西迁是国家调整新中国工业建设、文化发展和高等教育布局的重大举措,影响巨大、意义深远。1955年5月25日,时任交通大学校长的彭康向师生们公布了西迁的决定。 交通大学西迁之时,彭康已步入天命之年,却以非凡的毅力和卓越的领导力,完成西迁使命。在对迁校问题发表意见时,他开宗明义:“我们这个多科性工业大学如何发挥作用,都要更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我们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考虑我们学校的问题必须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合理部署来考虑”。短短数语,道出了老校长心系国家发展,为人民办好教育的真切情怀。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他的庄严承诺:“要在西北扎下根来,愿尽毕生之力办好西安交通大学。” 这种爱国情怀体现在广大教职员工身上也是不胜枚举,留下许多教育后世的生动故事。 1957年9月的一个早晨,陈学俊站在西安交通大学东门远眺秦岭,写下了这首《迁校有感》。这一年,他和夫人带着4个孩子乘坐第一批载有交大教师的专列,由上海来到了西安。临行前,他将上海的两处房产交给上海市房管部门。“既然去西安扎根西北黄土地,就不要再为房子而有所牵挂,钱是身外之物,不值得去计较。”38岁的他,是交大西迁中最年轻的教授。 中国“电机之父”钟兆琳先生,迁校时已57岁。他婉拒周恩来总理考虑他年龄比较大,夫人需卧床养病,可不必去西安的照顾,孤身一人前往西安。他的感人事迹,在西安交通大学师生中口口相传,称颂至今。在他的感召和带动下,他所在系的绝大多数教师迁来西安。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就这样,年近花甲的钟兆琳,不辞辛劳,事必躬亲,在一片荒凉的黄土地上将西安交大电机系扶上了迅猛发展的轨道,并逐渐成为国内基础雄厚、规模较大、设备日臻完善的高校电机系。 以钟兆琳、陈大燮为代表的一批党外代表人士在西迁前后,旗帜鲜明拥护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坚决拥护学校党委的决定,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体现了崇高的家国情怀,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颂歌。 钟兆琳教授掷地有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支援西北每个教师都有责任。”陈大燮教授斩钉截铁:“迁校西安是政府的决定、祖国的号召,对国家工业建设是有很重大意义的,因此,我们要坚决响应这一号召。”赵富鑫教授壮怀激烈:“50多岁我还算年轻,到西北有好多事可以做啊!” 同以上教授一样壮怀激烈的还有一批民主党派代表人士,他们视党和国家的需要高于一切,放弃了上海优越的生活工作条件,携家带眷,来到当时还比较艰苦的西安,立志为建设祖国大西北做贡献。 他们以自身的艰苦奋斗,表现了与党同心同德的高尚情操,共同铸就了可歌可泣的“西迁精神”,是“胸怀大局”的精神写照,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响应党的号召为建设祖国西部而无私奉献的壮丽凯歌。 2017年11月,15位交大西迁老同志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信中说:“多年来在西北的奋斗,我们形成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并在代代师生中传承弘扬。” 2017年1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向当年响应国家号召献身大西北建设的交大老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希望西安交通大学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 2018年伊始,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再次提到西迁老教授的来信:“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爱国奉献,无怨无悔,让我感到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同时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
上一篇:加快建设科技工作者“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