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国-科学为你解疑释惑 |
盛夏来临,各种海鲜也被摆上餐桌,成为夏日美食盛宴中不可或缺的美味。对于很多人来说,夏季无海鲜不欢。但是,吃海鲜也得倍加留心。那么,夏天吃海鲜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哪些人不适宜吃海鲜呢?
首先需注意的是,应避免生吃海鲜,以防止寄生虫感染。《健康报》报道称,在自然环境中,有许多寄生虫是以淡水鱼、螺、虾、蟹等作为中间宿主,人作为其中间宿主或终宿主。在我国常见的鱼类寄生虫有华支睾吸虫、肺吸虫等,华支睾吸虫的囊蚴寄生在淡水鱼体内,肺吸虫的囊蚴常寄生在蟹体内。当生食或烹调加工的温度和时间没有达到杀死感染性幼虫的条件时,可使人感染这类寄生虫病。新华网建议,一般来说,海鲜最好是在80摄氏度以上的热水中加热4~5分钟才可放心食用。
再者,如果食用已在冰箱中长期保存过的海鲜,应避免清蒸做法。据新华网介绍,海鲜如果长期放在冰箱里,含菌量会上升,蛋白质也会产生变化,产生胺类物质。因此,如果想品尝白灼或清蒸的海鲜,就一定要选用特别新鲜的;对于在冰箱里冷冻过的海鲜,则可用煎炸的方法烹饪食用。
此外,吃海鲜时应避免喝啤酒,防止痛风发作。新华网解释称,因为虾蟹等海产进入人体后,经过代谢会形成尿酸,而啤酒又会使尿酸的形成速度大大加快。尿酸过多的话,就会引起结石、痛风等病症。因此,海鲜最好不要与啤酒同时食用。
还应注意的是,海鲜虽然美味,但并非人人适宜。《齐鲁晚报》报道称,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胆结石症及肝炎活动期的患者,最好不吃或少吃海鲜,以免使病情加重;体质过敏的人,吃部分海鲜后容易引起恶心、呕吐、起风疹块;脾胃虚寒的人,应少吃或不吃海鲜,因为食用后容易引起腹痛或腹泻。(卞怡茗)
本文由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业务部主任阮光锋进行科学性把关。